近日,关于“房贷利息抵扣个税”的传闻不断。全国政协委员、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7月22日在三亚表示,个税抵扣房贷已经确认,可以确定该方案会在全国推广。
什么是“个税抵扣房贷”?
个人所得税可抵扣房贷,准确的说应该是“房贷利息抵扣个税”。
“房贷利息抵扣个税”是指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,将房贷产生的利息作为税前减除项扣除,对扣除后的收入部分征收个人所得税。
分析人士认为,把房贷利息部分作为税前抵扣项,最直接的效果是降低了个税负担,从而达到变相降低月供负担的效果。
简单地说,就是你的工资先扣去房贷利息,再来交税
确定“个税抵扣房贷”方案会在全国推广
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表示:“个人所得税可抵扣房贷已得到确认,可以确定该方案会在全国推广。至于进展,要看个税改革的时间,中央要求的时间是1年左右,但今年可能赶不上了。可以确定的是,这种方案会在全国推广。”
今年3月7日,财政部部长透露,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已经提交国务院,今年将把个税方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。
落地后房贷利息能省多少钱?
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表示,“对大部分人而言,这可以为个人节省房贷利息15%到45%的钱。”
下面让我们举两个例子:
A先生是白领一族,假设他购买的是150万元的住宅,通过商业贷款按揭七成供30年,如果他选择的是等额本息的还款方法,月均还款额约5573元,其中约2656元是利息支出。
按照他的税前月收入为1.5万元计算,在扣除四金、税基等应纳税1520元(以上海地区为例)。但如果按揭贷款的利息支出可以在税前抵扣,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,A先生每月将少缴税约680元,相当于利息支出的25.61%。
B先生是企业高管,假设他在上海购买的是1300万元的住宅,通过商业贷款按揭五成供30年,同样是等额本息的还款方法,月均还款额约34497元,其中约16442元是利息支出。
按照他的税前月收入为15万元计算,在扣除四金、税基等应纳税51132元,但如果把按揭贷款的利息支出在税前抵扣,B先生每月将少缴税约7399元,相当于利息支出的45%。
房贷利息税前抵扣的作用,由此可见一斑,真的不是个小数哦!不过,房贷利息抵个税恐怕也存在负效应,特别是可能加剧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,值得警惕。
抵扣对什么人影响最大?
据报道,最有先放开的可能是首套房,个人只有一套住房的房贷利息将用来抵扣个税。
房贷利息将可抵税,对于买房人尤其是中产改善家庭来说,是重大的利好消息,可以切实降低还款负担。
此前国家出台的各种降息、降准和减税利好给买房人已经创造了很好的信贷环境,而房贷利息抵税的减负作用也将非常直接。
导致穷人越穷,富人越富?
对于不同收入阶层而言,房贷利息抵扣个税的财富效应差异巨大。
以目前中国房价,购房者大多是富有阶层,而无力购房者是城市社会中的底层,也就是真正意义上更贫穷的人。
有人算了一笔账,假如购买总价250万元的普通住宅,八成房款用商业贷款,贷20年,抵扣总利息近33万元;若购买1000万元的豪宅,六成房款用商业贷款,贷20年,抵扣额高达222万元左右。后者抵扣金额接近前者的总房价。如果抵扣政策不加以细化限制,即便只购买一套房产,高收入阶层得到的实惠显然比中低收入家庭要多得多。
不过,从科学研究所原所长透露的信息看,“房贷利息抵税”的原则已经确定,会在个税改革过程中获得落实,具体如何实施,很多细节尚有待明确。
如美国,就增加了诸多限制条件。比如房贷金额设立上限,即房贷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美元。房贷利息抵扣也仅限于两套房。另外,美国对于个人收入高于某个限额后,收入越高获得的房贷利息抵扣额将越少,以此来避免富人享有更大的房贷利息抵扣。
楼市将引发新一轮投机热?
房贷利息抵税还有可能造成楼市新一轮投机热,使楼市运行偏离轨道。
一方面,房贷利息抵税释放出鼓励贷款购房的信号,将影响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的稳定性。在同等居住条件下,如果房租不能抵税,贷款利息可以抵税,这无疑是引导消费者远离租赁市场,可能会阻碍住房消费市场的结构优化,人为加剧供需矛盾。
另一方面,现在不少城市取消了限购、限贷,高收入阶层的贷款能力又较强,他们利用大量购置不动产来避税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。
实际上,早在1998年,上海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楼市的冲击,就曾出台过为期5年的个税抵扣政策。政策实施后,虽然强力拉动了楼市销售,但也造成高收入人群大肆囤购中高端房产避税,推动楼市走向畸形高烧。本是“抽肥补瘦”的所得税政策,反而加剧了收入分配差距,这是谁也不想见到的。
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这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是一项重大利好。